【2025 DSE中文必勝 ! 24種修辭手法詳解+例句+作用!】
- 100 Fun Class
- 2024年12月18日
- 讀畢需時 11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12月20日
前言
在DSE中文考試中,修辭手法的運用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。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卷,熟練掌握修辭技巧都能讓你在考場上脫穎而出。
本文將為你全面解釋24種修辭手法,提供其清晰的定義、例句和作用,助你徹底理解每一種修辭。無論你是追求5**的尖子生,還是希望穩固3級的同學,這篇文章都將成為你備戰DSE的必備指南,助你在DSE中文考試中取得佳績!
目錄
1. 比喻(明喻、暗喻、借喻)
2. 比擬(擬人、擬物)
3. 反問
4. 設問
5. 誇張
6. 對偶
7. 層遞
8. 對比
9. 排比
借代
襯托(正襯、反襯)
引用
反語
反復
複疊
雙關
頂真
雙聲
疊韻
通感
呼告
示現
互文
象徵
比喻
定義:比喻是用有相似特點的甲事物來說明乙事物,用人們熟悉的事物來描述或解釋不熟悉的事物。比喻分為明喻、暗喻和借喻。
好處:比喻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,難懂的道理通俗化。它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,令讀者易於理解。
(1)明喻
明喻由「本體+喻詞+喻體」組成,而常用的喻詞有:好像、像、好似、似的、如、猶如、彷彿等。
明喻的例句
1.「沙利巴亞……暹邏……安南……沙里巴亞……」這些字(本體)好像(喻詞)圓滑的大理石珠子一顆一顆的(喻體)從他的嘴裏滾了出來。(林語堂《我的旅行》)
2.當高度的物質文明(本體)像(喻詞)軟綿綿的糖一樣簇擁著我們(喻體)的時候,現代人的意志(本體)像(喻詞)被泡酸了的牙一般(喻體)軟弱。(《珍惜憤怒》畢淑敏)
(2)暗喻
暗喻只會出現「本體+喻體」,用「是」、「成」、「成了」、「變成」等繫詞代替「好像」一類的喻詞。
暗喻的例句
1.愁(本體)是一枚獨自咀嚼的青橄欖(喻體),苦澀之外別有滋味。(《珍惜憤怒》畢淑敏)
2.母親啊!你(本體)是 荷葉(喻體), 我(本體) 是 紅蓮(喻體)。(冰心《荷葉・母親》)
(3)借喻
借喻最隱晦,句子中只出現「喻體」,直接用「喻體」取代「本體」的位置,隱藏了「本體」和「喻詞」。
借喻的例句
1.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(喻體)了,我再也說不出話。(魯迅《故鄉》)
2. 我們彷彿縱身於大浪(喻體),雖然緊緊抱住生命的浮木,卻一點也沒有能力抵抗巨浪(喻體),隨風波沉浮,也才逐漸了解到因緣的不可思議,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預約的。(《可以預約的雪》林清玄)
比擬
定義:比擬可分為擬人或擬物。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,賦予其人的特徵、情感或行為。而擬物就是把人當物,賦予其物的特徵和情態,或甲物當乙物來寫。
好處:比擬能夠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,增添情趣。它可以使自然景物和無生命的事物變得栩栩如生,富有情感色彩。比擬還可以能啟發讀者想像。
比擬的例句
(1)擬人
1.那天早晨天氣晴和,水浪不作,只見海面波紋流動,悠然顯露著笑意。(林語堂《我的旅行》)
2. 一張小小的紅葉兒,聽了狡獪的西風勸告,私下離開母校出来頑玩,直到半路上,風兒偷偷兒地溜走了,他便一跤跌在溪水裏。(蘇雪林《溪水》)
(2)擬物
1.咱老實,才有惡霸,咱們敢動刀,惡霸就得夾着尾巴跑。(老舍《龍鬚溝》)
把人擬作有尾巴的動物
2.這些閃電的影子,在大海裡蜿蜒游動,一晃就消失了。(高爾基《海燕》)
把閃電擬作魚
反問
定義: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肯定或否定的意思,實際上不需要回答。
好處:反問能夠加強語氣,引起讀者思考,加深讀者印象。它可以使表達更加生動有力,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。
反問的例句
1.一顆小花蕾也可以孕育出如此燦爛的生命,人的生命何等尊貴,我豈可就此放棄?(林章偉《一碗即食麵》)
2. 我們可以預約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開,但我們怎能預約菅芒花開時,我們的人生有什麼變化呢?(《可以預約的雪》林清玄)
(下圖是菅芒花)

設問
定義:設問是在文章故意提出一個問題,並立即給出答案,自問自答。
好處:設問能夠吸引讀者注意,引發思考。它可以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,突出重點。設問還能增強文章的互動性,使讀者更加投入。
設問的例句
1.我周圍的聽眾們怎麼樣呢?滿場是怎樣的景象呢?開頭,在昏暗的觀眾區,是無數的熒光管在狂熱地晃動,後來,雖不允許,許多的男發燒友還是點燃了他們的打火機,不住地搖晃。(《雖然我不喜歡》劉心武)
誇張
定義:誇張是故意誇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徵、程度或數量,以引起注意或強調某一點。
好處:誇張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,加深讀者印象。它可以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,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。誇張還能表達強烈的情感,或達到諷刺、幽默的效果。
誇張的例句:
1.剎那間,我只感覺到那架子鼓的每一重擊都錘在我的心臟上,並且我一身的血漿被迫倒泵進心室,在那外擊內脹的情勢下,我的一顆心真是馬上就要進裂破碎了!(《雖然我不喜歡》劉心武)
對偶
定義:對偶是將兩個結構相同或相似、字數相等或相近、意思相關的句子對應使用的修辭手法。對偶講究平衡和對稱,常見於古典詩詞和對聯中。
好處:對偶能夠使文章結構嚴謹,節奏和諧。它增強了語言的音樂美和韻律感,使文章更加優美流暢。對偶還能加深讀者印象,便於記憶。
對偶的例句:
1. 登高而招,臂非加長也,而見者遠;順風而呼,聲非加疾也,而聞者彰。(《勸學》荀子)
層遞
定義:層遞是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的短語、句子,按照事物的程度、範圍、數量等特徵,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,逐步遞升或遞減的修辭手法。
好處:層遞能夠使文章層次分明,條理清楚。它可以展現事物發展的過程或程度的變化,增強文章的說服力。層遞還能營造氣氛,製造情感或氣勢上的漸強或漸弱效果。
層遞的例句:
1.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(《左傳》)
對比
定義:對比是將兩個相反的事物、概念或情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。
好處:對比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,使描述更加鮮明生動。它可以加深讀者的印象,引發思考。對比還能增強論證的說服力。
對比的例句:
1. 親賢臣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賢臣,此後漢所以傾頹也。(《出師表》諸葛亮)
2. 鍥而捨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捨,金石可鏤。(《勸學》荀子)
排比
定義:排比是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、意思相關的句子或詞語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手法。
好處:排比能夠增強文章的氣勢和節奏感,使表達更加整齊有力,增強說服力。它可以突出重點,加深印象,使文章更具感染力。
排比的例句:
1.當你的尊嚴被踐踏,當你的信仰被玷污,當你的家園被侵佔,當你的親人被殘害,你難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樣的憤怒嗎? (《珍惜憤怒》畢淑敏)
2.因為她有中國人知足常樂的心地,既然置身於小園宅,葉兒是那樣青,樹兒是那樣密,風兒是那樣涼,她已經很知足了。(《記春園瑣事》林語堂)
借代
定義:借代是指不直接把要表達的事物名稱說出來,而借用相關的另一種事物來稱呼它。常見的有以部分代替整體,以特徵代替本體,以具體代替抽象等等。
好處:借代能夠使表達更加含蓄優雅,避免直白生硬。它可以突出事物的某個特徵,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。借代還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,增加文章的文學性。
借代的例句:
1. 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。(《望天門山》)
用船的一部分「帆」代替了船。
2. 這家新開的咖啡廳很快成為附近白領們午休的首選。
白領在這裡借代指職場人。
襯托
定義:襯托是通過描寫陪襯的事物來突出主體的修辭手法。它可以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。正襯是用相似或協調的事物來襯托,例如用「好的」衬托「更好的」;反襯則是用對比或矛盾的事物來襯托,例如用「小的」衬托「大的」。
襯托和對比的分別,襯托的事物是一主一次,以次要襯主要;對比的事物則不分主次,關係是並列的。
好處:襯托能夠突出主題,使要描述的主體的特點更明顯,加深讀者印象。襯托可以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,增強文章的表現力。
襯托的例句:
1.四周很靜,只有心臟監視儀和呼吸器發出的微弱的聲響。(《父親給我留下的》安東)
2. 這個世界日新月異。在甚麼都愈現代愈好的年代裏,惟有友情,人們保持著古代的準則。朋友就像文物,愈老愈珍貴。(《友情:這棵樹只有一個果子,叫信任》畢淑敏)
引用
定義:引用是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地使用他人的話語、詩句或典故的修辭手法。引用可以分為明引,直接引用並注明出處,以及暗引,間接引用,不明確指出出處。
好處:引用能夠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和權威性。它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,增加文化底蘊。
引用的例句:
1.籬間階上,有春的蹤影,窗前檐下,有春的淑氣,「桃含可憐紫,柳發斷腸青」,樹上枝頭,紅苞綠葉,恍惚受過春的撫摩溫存,都在由涼冬驚醒起來,教人幾乎認不得。(《記春園瑣事》林語堂)
反語
定義:反語是指說反話來表達相反意思,表面上說一套,實際上卻是要表達相反意思。
好處:反語能夠產生諷刺或幽默的效果。它可以使表達更加含蓄委婉,避免直白生硬。反語還能引起讀者的思考,加深印象。
反語的例句:
1. 這麼簡單的題目,你可真厲害,居然做不出來。
實際上是在批評對方能力不足
2. 我那時真是聰明得過份,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,非自己插嘴不可。(《背影》朱自清)
實際上是在說自己那時很愚笨
反復
定義:反復是在文章中有意識地重複使用某個詞語、句子或段落。可以是連續反復,中間不插入其他語句,或者間隔反復,中間插入其他語句。
好處:反復可以強調感情,突出中心思想,加深讀者印象。它能夠增強文章的連貫性,形成呼應,使主題更加鮮明。
反復的例句:
1.旦辭爺娘去,暮宿黃河邊,不聞爺娘喚女聲,但聞黃河流水聲濺濺。旦辭黃河去,暮宿黑山頭,不聞爺娘喚女聲,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。(《木蘭辭》佚名)
複疊
定義:複疊是指把同一字接二連三用在一起。可以分為複辭和疊字,複辭所用的字是隔離的,或緊相接連而意義不相等的。而疊字所用的字是緊相連接而意義也相等的。
注意,複疊與反復的分別是,「複辭」所用的同一單字和詞意義不相等;而反復所用的字或詞是意義相等的。「疊字」所用的字或詞是不停地重疊出現的,而反復所用的單字或詞中間有較長的停頓。
好處:複疊能夠強調語氣和情感,增強語言的節奏感和音樂美。它可以使表達更加鮮明有力,加深讀者的印象。
複疊的例句:
(1)複辭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(《梁惠王上》孟子)
(2)疊字
「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淒淒慘慘戚戚。」(李清照《聲聲慢》)
雙關
定義:雙關是指一句話同時包含兩個意思,巧妙地運用了語音或語義,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。
好處:雙關能夠使語言更加簡練,同時表達多層含義。它增加了語言的趣味性,常常用於諧音笑話或文學作品中。雙關還能引發讀者思考,增加文章的深度和韻味。
雙關的例句:
1.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勝有晴。(劉禹錫《竹枝詞》)
這是利用諧音構成的雙關,天氣的「晴」與感情的「情」。
2.寧可枝頭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風中。(《寒菊》鄭思肖)
「北風」,雙關語,指北風和暗示北方來的蒙古統治者。
頂真
定義:頂真指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,作下一句的起頭。
好處:頂真能夠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和流暢性,使語言更加緊湊。它可以強調某個詞語或概念,加深讀者印象。頂真還能增加音律美,使作品更加朗朗上口。
頂真的例句:
1.但我不能放歌,悄悄是別離的笙簫;夏蟲也為我沉默,沉默是今晚的康橋。
(徐志摩《再別康橋》)
雙聲
定義:雙聲是指在一個詞語中,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的聲母相同的修辭手法。
好處:雙聲能夠增強語言的音律感和節奏感,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,易於記憶。它能夠提高文章的音樂性,增添語言的美感。
雙聲的例子:
1. 淋漓(lam4 lei4,兩個字的聲母都是「l」)
2. 奔波(ban1 bo1,兩個字的聲母都是「b」)
疊韻
定義:疊韻是指在一個詞語中,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的韻母相同的修辭手法。
好處:疊韻可以增加音樂美,使文章更加優美動聽。它能夠強化節奏感,提高文章的可讀性和記憶性。
疊韻的例子:
1. 荒唐 (fong1 tong4,兩個字的韻母都是「ong」)
2. 螳螂(tong4 long4兩個字的韻母都是「ong」)
通感
定義:通感是將不同感官混合在一起,用一種感官的詞語來描述另一種感官的感受的修辭手法。
好處:通感能夠增加表達的新鮮感和想像力,使描寫更加生動豐富。它可以突破常規表達的局限,創造出獨特的意境。通感還能激發讀者的多重感官體驗,增強文章的感染力。
通感的例句:
1.無色是陰陰漠漠的一層,濕風吹來,有點兒冷,也有點兒香,香的是野草花的氣息。(《西溪的晴雨》郁達夫)
將嗅覺和觸覺混合
2.從墓門望進去,只是黑沉沉的,冷冰冰的一個大洞,什麼也看不見,鼻里卻聞吸到了一種霉灰的陰氣。(《西溪的晴雨》郁達夫)
將視覺、嗅覺和觸覺混合
呼告
定義:呼告是直接對某人或某物發出呼喊,把人或物當作眼前可直接傾訴的對象。
好處:呼告能夠增強語言的感情色彩,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態度。它可以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,增強文章的感染力。呼告還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。
呼告的例句:
1. 母親!你原諒我罷!當我情感流露時,允許我說幾句我心裏要說的話,你不要迷信不吉祥而阻止,或者責怪我。(《母親》石評梅)
2. 微之,微之,此夕此心,君知之乎? ( 《與元微之書》白居易)
示現
定義:示現是將抽象的概念或現實中不聞不見的事物,說得活靈活現,使讀者身臨其境。
好處:示現能夠使抽象概念更加直觀易懂,增強文章的可讀性。它可以激發讀者的想像力,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。示現還能幫助作者更好地表達複雜的思想,使深奧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。
示現的例句:
1.「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羽扇綸巾,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。」(《念奴嬌‧赤壁懷古》蘇軾)
互文
定義:互文是指兩個句子或詞語互相補充,共同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手法。這兩個部分往往是相互關聯的,需要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整理解其含義。
好處:互文能夠使表達更加簡潔有力,避免重複冗長。它可以增加語言的韻味,使文章更加含蓄優雅。互文還能引發讀者思考,增加文章的深度和趣味性。
互文的例句:
1.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。
兩句話互相補充,共同表達鞠躬盡瘁的精神
象徵
定義:象徵是用通過具體的事物或符號來陳述抽象的概念、思想或感情。
好處:象徵的使用能夠使語言更加生動和形象,幫助讀者在理解作品時產生共鳴。它能夠將複雜的情感或思想以簡單而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,從而引發讀者的思考。此外,象徵還能增加作品的層次感,使其更具藝術性和深度。
象徵的例句
1.爸爸的花兒落了,我也不再是小孩子。(《《爸爸的花兒落了》林海音)
作者把夾竹桃象徵爸爸,爸爸的花兒落了,象徵爸爸死去了。
2.顏色的象徵:紅色常常與熱情、革命或危險相關聯,而白色則可能象徵純潔、和平或死亡等。
3.物品的象徵: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經常被用作象徵。例如,鏡子可以象徵自我反思,時鐘則可能代表時間的流逝等。
喜歡文章,記得成為100 Fun Class 會員,並訂閱電子報!
我們會定期送上免費的中文學習資源!
Comments